2011年,凈月開發區將以統籌解決生存、安全和發展民生問題為主線,緊緊圍繞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,全面實施富民、“大救濟”、住房保障、醫療惠民、交通改善等十大民生工程,文化教育提升、市容環境改善、市政公共能力提升、安全保障、基層黨組織服務民生,讓全區居民過上更好的生活。
為確保今年全區民生工作有序推進,根據全市民生工作會議要求,凈月開發區黨工委、管委會制定了《凈月區2011年民生行動計劃》,結合凈月區的實際情況,在廣泛研究論證的基礎上。本規劃共10類98條,涵蓋開發區黨工委、管委會職責范圍內與群眾生產生活有關的各個領域。
富民增收工程
以創業增收為重點,加大對創業就業困難人員的幫扶力度,加快城鎮化進程,多渠道增加群眾收入。
提供200個創業項目,推薦70個成功創業項目,培訓100名創業者,新發放300萬元小額擔保貸款;6個新的就業實習基地;新增就業崗位1.5萬個,安置就業1.2萬人,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%左右;月營業額在1萬元以下的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從事經營活動的個人,不征收營業稅、城市維護建設稅或教育費附加;全年組織6000次培訓;實現勞務經濟收入1000萬元;確保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1萬元,實施1000公頃露地菜地開發;對全區10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每月提供300元的養老補貼。
“大救援”項目
進一步完善“大救助”體系,整合救助資源,擴大救助范圍,提高救助標準,加大救助力度,穩步提高弱勢群體生活水平。
參加養老保險的新增職工2419人,參加失業保險的新增人員2040人,參加工傷保險的新增員工5000人;城鎮低保標準由每人每月305元提高到350元;農村低保標準由每人每年1500元提高到1800元;為“100戶特困戶結對幫扶”發放每戶400元左右的米面油;對新考入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的低收入家庭和邊緣化家庭學生,給予每生1萬元和5000元的一次性補貼;為城市地區低收入家庭的殘疾兒童提供定期免費的康復培訓;完成400多張床位的公共養老機構建設。實現全區17個社區日托站的全覆蓋。
住房保障工程
大力推進“暖房”工程,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,建立廢棄小區物業服務長效管理機制,不斷改善群眾生活條件。
加快西部易地扶貧搬遷社區保障性住房建設,力爭年內完成15棟23萬平方米建筑的建設任務,為搬遷奠定堅實基礎;實施“老、舊、散”居住區環境綜合整治工程,按照“建筑節能、里弄完好、綠色小區、休閑健身設施、物業服務”的標準,對永興街道麗園、景園小區和景岳街道麗江藍灣小區進行環境綜合整治;進一步完善社區健身便民設施,推動社區從無人化到有組織化的有序管理